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

小学生唐诗鉴赏《登岳阳楼》

时间:2023-08-26 14:00:01 唐诗三百首 我要投稿
  • 相关推荐

小学生唐诗鉴赏《登岳阳楼》

  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,古诗言简意丰,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。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唐诗鉴赏《登岳阳楼》,欢迎大家分享。

小学生唐诗鉴赏《登岳阳楼》

  古诗简介

  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《登岳阳楼》被誉为“登楼第一诗”,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,即登楼赏美景,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,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。这首诗是大历三年(768)冬,诗人自公安(今属湖北)到达岳阳(今属湖南)后写的。岳阳楼,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,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,下瞰洞庭,视野广阔。唐开元四年,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,常与才士登楼赋诗,遂使之声名骤增,成为天下文化名楼。

  《登岳阳楼》

  唐代:杜甫

  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。

  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

  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孤舟。

  戎马关山北,凭轩涕泗流。

  译文

 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,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。

 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,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。

 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,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。

 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,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。

  注释

  ⑴洞庭水:即洞庭湖,在今湖南北部,长江南岸,是中国第二淡水湖。

  ⑵岳阳楼:即岳阳城西门楼,在湖南省岳阳市,下临洞庭湖,为游览胜地。

  ⑶吴楚句: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。坼(chè):分裂。

  ⑷乾坤:指日、月。浮: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。

  ⑸无一字:音讯全无。 字:这里指书信。

  ⑹老病:杜甫时年五十七岁,身患肺病,风痹,右耳已聋。有孤舟: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。

  ⑺戎马:指战争。关山北:北方边境。

  ⑻凭轩:靠着窗户。涕泗(sì)流:眼泪禁不住地流淌。

  鉴赏

 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,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。从总体上看,江山的壮阔,在诗中互为表里。虽然悲伤,却不消沉;虽然沉郁,却不压抑。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。

  首联虚实交错,今昔对照,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。写早闻洞庭盛名,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,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,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。用“昔闻”为“今上”蓄势,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。

 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。洞庭湖坼吴楚、浮日夜,波浪掀天,浩茫无际,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!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,被王士禛赞为“雄跨今古”。写景如此壮阔,令人玩索不尽。

 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,漂泊天涯,怀才不遇的心情。“亲朋无一字”,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;“老病有孤舟”,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、乘舟出峡以来,既“老”且“病”,飘流湖湘,以舟为家,前途茫茫,何处安身,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,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。自叙如此落寞,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。

 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,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。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,引人联想。开端“昔闻洞庭水”的“昔”,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。而这,在空间上正可与“关山北”拍合。“凭轩”与“今上”首尾呼应。

  首联叙事,颔联描写,颈联抒情,尾联总结。通篇是“登岳阳楼”诗,却不局限于写“岳阳楼”与“洞庭水”。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,从大处着笔,吐纳天地,心系国家安危,悲壮苍凉,催人泪下。时间上抚今追昔,空间上包吴楚、越关山。其身世之悲,国家之忧,浩浩茫茫,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,形成沉雄悲壮、博大深远的意境。

 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,风格雄浑渊深,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,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。从总体上看,江山的壮阔,与诗人胸襟的博大,在诗中互为表里。虽然悲伤,却不消沉;虽然沉郁,却不压抑。宋代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引蔡绦《西清诗话》说:“洞庭天下壮观,自昔骚人墨客,题之者众矣,……然未若孟浩然‘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’,则洞庭空旷无际,气象雄张,如在目前。至读杜子美诗,则又不然。‘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’,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。”

  全诗纯用赋法,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。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,没有形象,没有诗味。事实上,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,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,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。《登岳阳楼》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。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,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,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,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。

 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,真挚感人;写景只是三,四两句,既是实写,又想象,一“坼”一“浮”,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。

  创作背景

  大历三年(768年),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、公安一路漂泊,来到岳州(今属湖南)。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,凭轩远眺,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;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,国家多灾多难,又不免感慨万千,于是在岳阳写下《登岳阳楼》、《泊岳阳城下》和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》。

  唐诗鉴赏《登岳阳楼》

  "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出苦寒来",军训是一个艰苦的历程,然而相对于漫长的人生历程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前奏,仅仅是一个开始。

  本次军训在学校、年级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,通过六天的军训生活,我班在时间紧、任务重、缺乏经验、条件有限的情况下,得到了磨炼,达到了预期的效果。

  以树立同学们的国防观念、集体主义观念和培养吃苦耐劳的作风为目的,按照《高级中学军事训练教学大纲》的要求,科学施训。

  通过军训,同学们普遍增强了体质,磨练了坚强的意志,锻炼了抗挫品质,培养了同学们的良好作风。军训最重要的目的,是要求同学们通过军训,磨练自己。通过一周艰苦的训练,逐步培养了同学们如何面对困难,如何克服困难,如何用坚韧不拔的意志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的目标。

  通过军训,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,形成了良好纪律观念,学会了用纪律来约束自己,用修养来规范自己。学生们懂得了齐心协力,才会取得成功;要团结友爱互助,要有竞争意识、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,才能把自己磨练成一个有用的人。通过军训,同学们去掉了过去许多不良的陋习,良好的习惯正在形成;各种学习、生活的规范化、制度化已经形成。

  通过军训,我们还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之间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情感的沟通,增强了班级凝聚力、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。

  在短短几天的辅助军训工作中,身为新教师新班主任的我实在收获良多,以下为自己的工作体会。

  首先学会了做宣传鼓动工作,激发学生参与军训的激情。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,再加上生活条件较好,在家颇受宠爱,因此吃苦意识不够。再者,学生一开始对军训可能有新鲜感,随训练强度的加大、时间的推移和炎热天气的影响,便会由新鲜转为厌烦。身为班主任便要运用极富鼓动性的语言,鼓舞学生的斗志,让他们坚持训练并争取获得最后的胜利。

  军令如山,班主任在军训中还应带头作好遵规守纪的表率。正人先正己,明人先自明你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学生了解你的起点,因此班主任千万要当好学生的榜样,凡事不要落在学生后面。因此每当黎明时分军营的号角吹响时,我也是伴随着学生急促的节奏而开始洗刷。我的身影总会出现在学生军训训练场上,从他们的目光,我总能读到他们的相信和赞许。

  我校高一新生军训工作已圆满结束。在这紧张艰苦的军训中,同学们经受了一次严格的考验,也获得了前所未有、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,达到了培养吃苦耐劳的高尚品质、纪律严明的工作作风、生活朴素的优良传统、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目的。

  但是,身为高一(4)班班主任的我也清醒地认识到:如何把这次军训的成果巩固下来并使之在今后发扬光大?这才是我值得思考的问题,也是我今后的工作目标之一。

  《登岳阳楼》作者介绍

  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【小学生唐诗鉴赏《登岳阳楼》】相关文章:

《登岳阳楼》诗词鉴赏06-15

《登兖州城楼》杜甫唐诗鉴赏11-23

《登广武原》唐诗鉴赏06-19

《山中》唐诗鉴赏04-28

唐诗鉴赏论文09-29

唐诗词诗歌鉴赏11-12

唐诗宋词鉴赏11-24

《浪淘沙》唐诗鉴赏11-23

《幼女词》唐诗鉴赏04-28

《客中行》唐诗鉴赏11-28